2019年9月我去美國參加整合醫學研討會,會中其中一個議題:「動作、情緒與外、內感受」,提到了Stephen Porges博士發展出新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學說(polyvagal theory)。此理論教導醫生與幫助病人了解慢性病發展的過程與原因。舊的理論學說是:迷走神經(主管血壓降低、心跳減慢、支氣管收縮、盜汗、噁心,和心情沮喪、情緒抑鬱有關)是自律神經的一部分,它與 另一部分的脊髓交感神經(主管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支氣管擴張、流汗增加,與壓力、言語諷刺霸凌、惡意毀損物品有關)共同組成自律神經。如果迷走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則脊髓交感神經活動部分會被抑制;反之亦然。能完整解釋生理狀態的新理論是「自律神經是由三大迴路系統組成」:背側迷走神經(相對原始),腹側迷走神經(相對進化)與脊髓交感神經(生存與存活有關)。如果迷走神經的背側部分(進化發展中最古老的迴路)興奮則腹側迷走神經會部分或相對程度被抑制。腹側迷走神經是最晚進化發展的神經迴路,支援個人生存及社交活動,它讓我們脫離脊髓交感神經的長期啟動狀態以及背側迷走神經的長期停止運作狀態。脊髓交感神經活動會抑制背側迷走神經,這是為什麼跑步、游泳、模擬戰或逃反應的運動對憂鬱症(背側迷走神經興奮)都很有幫助。
現在詳加討論自律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與我們的「生存」與「社會連結」有重大關係。自律神經系統調節三種基本的生理狀態,不同的感受安全程度決定了哪種生理狀態會在特定的時間點被激發。當我們感到威脅時會本能地訴諸較文明、較成熟的層次,就是社會連結―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支持和安慰。如果沒有人伸出援手,或是我們處於緊張的危險,就會轉而採取求生存的方式―戰或逃,於是我們擊退攻擊者或逃到安全地方。但如果這個策略失敗了,我們無法脫身,被壓制或困住,就會關閉自己的功能,並將能量耗損減到最低來保護自己,這時人們就處在最原始的方式,也就是僵呆或崩潰的狀態。腹側迷走神經是有關社會連結系統的神經,例如別人笑我們也回應,同意事情會點頭,遭遇不幸會皺眉。但此神經也會傳遞訊號給心肺,讓我們心跳減緩、呼吸深度增強,產生平靜放鬆、專注和愉悅的感受(也就是足夠安全感的感受)。
安全感是一種調降和限制的防衛機制,當人類感覺安全時,人體便會自行調節到能支撐健康(P)精神(N)神經(I)免疫系統:快樂時內嗎啡分泌增加(但因病菌與神經肽如內嗎啡,共用細胞接受體進入細胞),接受體周圍的神經肽多,病毒就不易進入細胞,人體就健康;神經肽少,病毒就容易進入細胞導致疾病。我們人成長必須要在有安全感下才能充分成長―嬰兒是因為吃飽了(沒食物匱乏的安全感)睡覺是因為沒驚嚇的安全感,有熟悉人或地方等環境下有安全感才敢睡,自然會長大。戰爭國家的小孩都很瘦小,就是沒食物、沒一定睡眠,處在生死關頭之下怎麼會有安全感?怎麼會長大?傷口修復也是在睡眠時間進行的,如果處於焦慮狀態沒安全感,怎麼可能有好睡眠好修復的機會?所以身體處於安全狀態下,才能準備接受各種形式的治療。
壓力情緒是感受內在的平衡狀態:如果與周邊環境人事物和諧,我們就放鬆,不會有壓力,否則就會有壓力。由於我們工作或生活型態持續處於高度壓力,而且大多數痛苦的情緒和遺傳自祖先的恐懼有關,都存在於祖先的X性染色體,即使威脅或危險早已事過境遷,我們卻仍停留在壓力狀態無法調適,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身心問題。
有大量科學研究都致力於了解長期處於壓力狀態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製藥產業開始提供各種抗壓藥物,也有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使用這些藥物,但許多人並未因服藥得到緩解,他們仍覺得壓力大、身體緊繃。有關實驗動物大腦的研究顯示,壓力造成劇烈的結構與分子變化,全腦迴路和連結出現不同發育,和連結有關的神經傳導系統受到改變。有了變化,即使服用藥物也無法減輕壓力,這就是病患吃了醫生說應該有效的藥物可是沒有出現療效的原因。目前不少西藥無法療癒的疾病,在患者嘗試自行練習靜坐、冥想、瑜珈,複誦肯定句,或尋求外界幫助的生物迴饋(利用儀器去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和生理過程,並回饋人去感受自己平時未察覺的生理訊息,然後學習去控制它們)、呼吸、音樂、藝術、寵物等療法大部分都得到了幫助。Stanley Rosenberg PhD.的《迷走神經的自我檢測與治》一書、EMERAN MAYER.MD的《腸道、大腦、腸道菌》一書、Bessel vander kolkMD的《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書、Paul Brenner M.D.PhD《在候診室遇見佛陀》,這些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與解說,大家可閱讀參考。
以下分享一些案例,幫助大家來了解「患者所具有的安全感、愛與慈悲影響其最終的治療效果」。
(一) 足夠的安全感(自己與他人的信心)、愛與慈悲(自己對自己、自己對家人朋友等,家人朋友等給予自己):
(1)○○秀,60歲,初次見到我時,告訴我她十多年前因持續頭痛到醫院檢查,發現身體長了一個無法開刀的腦瘤。經過她信任的義姐帶她到武夷山見○印老和尚。老和尚教她一直持往生咒並用手轉繞華嚴42字母妙陀羅尼咒輪,吃健康素。三個多月頭痛消失,醫院檢查腫瘤也不見了。現在經過約二十年一切正常。
(2)○妙○,45歲,糖尿病及肝傷害,檢查發現時HbA1C:10%(正常:4~6%)、空腹血糖:144mg/dL(正常:70~110mg/dL)、肝損傷指標GOT:108 U/L(正常:10~42U/L)、GPT:149 U/L(正常:10~40 U/L),經好友介紹來診。建議他採健康蔬食,持往生咒、念地藏經、拜佛懺悔、身心排毒;她本身忠於職責,所以她的團體給予支持。後來胰島素與口服藥逐漸減量,約四個月後全部停藥,檢查結果HbA1C:5.3%、空腹血糖:90mg/dL、肝指數GOT:14 U/L、GPT:16 U/L。至今五年檢查結果都正常。
(3)○○芳,63歲,直腸癌三期C,大腸癌胚抗原CEA:87.4ng/ml(正常<5ng/ml),經前公司老闆及好友介紹來診。因很孝順一直堅持親自照顧大腸癌二期母親五年;平安後,才告知家人其實自己的腹部不適已有一陣子了。台大醫院檢查確認直腸癌開刀後,因幼時小兒麻痺又中年子宮畸胎瘤大出血,所以自覺體弱、無法承受化療。主治大夫積極門診追蹤,深恐癌症復發(大腸癌胚抗原大多維持在CEA:3.84ng/ml上下)。自發現到現在近六年,狀況正常。她自從診治後,堅持吃健康素,持往生咒、念地藏經(現在自己堅持站著念一部經),身心排毒、懺悔業障,盡力幫助有緣可助之人(親人朋友等),很快樂得過日子。
(4)○○家,61歲,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自體神經系統的病症),來自加拿大。服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三年多,病一直未能康復。經小姨子介紹來診。經過吃健康素、持往生咒和另類療法排毒(身心),家人給予支持。經兩星期後,恢復八成健康,生活方面可上下樓梯、同距離持續跑時間縮短,原本無法蹲下起立,進步到可做十八次。回加拿大後,不久辭去石油工程師職位,一年多後,完全康復。
(5)○○璿,51歲,乳癌二期,約二十年來家庭、工作、生活壓力一直很大,一年多前發現診斷為乳癌一期,自己嘗試多種療法但後來轉為二期。經其授課李老師介紹來診治。隨後她堅持健康素、持咒、念經、身心排毒、懺悔業障,幫助有緣人;雖然她的配偶及小孩對她不大認同(不過願意為她禱告),她自己還是盡力而為。台大七月廿三日開刀切除後,醫師告訴她腫瘤較之前縮小且切除乾淨了。目前自己感覺狀況比開刀前好,還到大陸幫助整理房子,但仍建議她回診追蹤。
(6)○○玲,61歲,乳癌四期,約八年前發現時為二期,當時開刀化療後,追蹤結果都正常,直到開刀五年四個月後,突然發現轉成四期。經長期教授的老師介紹來診。堅持健康素、持咒、念經、身心排毒、懺悔業障、保持助人的信念,小孩都支持她。西醫檢查結果逐漸正常,後全部轉為正常。現仍在馬偕作標靶治療、門診追蹤中。
(二)承受壓力、不足夠的安全感(自己與他人的信心)與愛的個案:
(1)○○康,50歲,大腸癌四期,肝、淋巴轉移,大腸癌胚抗原CEA:595.44ng/ml,經小姑介紹來診。第一次診治,建議徹底健康素、持往生咒、念地藏經、身心排毒、懺悔業障,小姑家人給予支持,但她自己工作很多又很忙。經馬偕化療、開刀一年後,去年五月底醫生告知檢查正常CEA:2.1ng/ml。去年六月去日本慶祝後,七月開始回銀行上班且升遷,工作壓力很大。我建議他一定要盡量減壓、吃素、持咒、身心排毒。無奈工作壓力大卻不自覺身體無不適症狀而忽略。九月我去美國開會,他要約診;十月三日來診告訴我說,醫生說癌復發且肺轉移。馬偕西醫努力治療一年後於今年九月辭世。
(2)○○芬,60歲,胃痛、耳鳴、焦慮、頻尿、腰椎間盤滑脫、膝關節退化、乳部結節。經好友介紹來診,初診時自述胃痛無法進食,經診治一段時間,恢復正常。但小時候的創傷(父母在她一歲半離婚,母親在她十七歲時過世),成長過程一路辛苦,許多痛苦記憶被壓在潛意識裏。其實潛意識的挫折與創傷會引起心理負面情緒,導致心情低落、高度防衛(啟動背側迷走神經),大腦理性管理情緒―壓抑負面情緒而產生情結,影響身體氣脈;氣脈能量阻礙不通,具體化異常成為組織病變。我建議她必須靜下來,吃健康蔬食、用呼吸、持咒、懺悔(身心)業障來改善,但無奈她已習慣追求短期有效修復,總體療效改善有限。
(3)○○娟,59歲,恐慌症,經好友推薦就診時,深信會得到幫助。接受建議吃健康素、持往生咒、念地藏經、懺悔業障,除了一位侄子在她身旁陪伴她,沒有特別家人支持。約一個月後她自覺有進步。但因照顧她的朋友搬去廈門,她執意也要搬去廈門,後來又不願意回來。不料搬去三個星期左右,不明原因跳樓離世。
(4)○○美,65歲,右手神經肌膜肌腱炎一年多。經看診牙醫介紹來診。我建議吃健康素、念地藏經。後來局部症狀改善,但病位會變。有一次她偶然提到她三十幾歲就感覺有過去感情債眾生跟在身旁;前幾年曾找方法處理此感情債但未成功,一直未提及家人的支持互動。看診時曾多次勸她安下心來好好吃健康素、持咒、念經,才可能有機會徹底解除現在症狀與過去業障。但後來她告訴我,她無法放下對日本鹹魚的嗜好,無法完全吃素,就不再就診了。
下面有兩種運動是可以加強我們安全感、愛與內感受:
(一)呼吸運動:呼吸是連結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樑,我們可以用意識控制呼吸。例如緊張時,我們用意識深呼吸舒緩壓力,心就安定下來;也可以與人交談時而沒察覺由潛意識主導繼續呼吸供給氧氣。呼吸運動方式無論是腹式、胸式、腹胸混合式均可,但呼吸要有聲音,吸的時候握拳才能吸得深,呼的時候放掌才能吐得盡。
「初階」:開始時鼻子吸4下,停4下,口呼8下(可以用阿1、彌2、陀3、佛4)替換來計算。要專心,平均吸、停、呼,間隔慢慢拉長,深度加大。
「中階」:較熟練後用鼻吸4下、停7下、呼8下,間隔慢慢拉長、深度加大。
「高階」:更熟練時用鼻吸4下、停8下、呼16下,間隔慢慢拉長,深度加大。慢慢會感受腳、手、臉部、全身有氧的流動。腹式呼吸 時喉嚨也會發出微細聲音。
(二)轉頭頸運動(身體治療師史丹利羅森堡發展與提倡):
(1)舒服地仰臥,兩手十指相交叉。
(2)雙手移到腦後,頭枕在雙手上。如果有肩膀僵硬,無法兩隻手同時枕腦後,可只將一手枕於腦後,手指、掌碰後腦兩側。
(3)頭不動,眼球向最右側看,不要轉頭,只轉眼睛直到有吞嚥打哈欠或嘆息反應(維持約心念21次阿彌陀佛的時間)。
(4)眼球回中間看前方,半分鐘(約心念10次阿彌陀佛)。
(5)雙手與頭不動,眼球向最左側看,直到有吞嚥、打哈欠、嘆息反應(約心念阿彌陀佛21次)。
(6)可重複做三次然後坐起來或站起來,如果頭暈,過一到兩分鐘即會好轉。
當我們罹患慢性病(其定義是持續超過三個月的病症或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傷害,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失眠、憂鬱、腸躁症)時,經過醫生診治後,我們最好靜下來思考要如何做才能使身體恢復健康?慢性病的原因百分之八十以上與飲食、壓力有關,我們必須全力調整飲食為健康蔬食,調整壓力到自己能承受的狀態,增加身心的安全感,身體才可能開始療癒。如果經過我們盡力調整理後,恢復速度還是不如理想時,除了在換醫師、換醫院、換藥物、換營養品外,我們最好作一次深刻的反省:是否不如理想的原因是在我們本身而不是在外面?我們心靈的深處,潛意識中是否缺乏了安全感、愛與慈悲?患病前或更早以前,甚至小時候是否有過挫折與創傷,但未曾有時間、有心力去注意過?面對過?或尋求化解過?因為我們了解身心靈是一體的,身影響心、心影響身,兩者之間互相影響。當心靈有痛苦挫折、創傷與恐懼時,身體是無法進行療癒的。身心靈排毒不僅是吃乾淨全素的食物,還要將心靈深層的積累的毒素(貪、嗔、癡、慢、疑)排除掉,才有可能開始理想的療癒。有安全感、愛與慈悲的心靈,也就是淨化後的心靈,才能滋養、修復受傷的身心靈,才有完全的療癒。
學佛是最幸福的事,因為佛教我們「萬法因緣起因緣滅」,又說「信為道源功德母」,講求信願行、信解行證,相信「因緣果報」這個道理我們知道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自然就會有安全感,尤其深信不疑安全感更充足。我們每天可以嘗試做上面建議的兩種運動,加上佛菩薩教我們持戒、修定(比如念佛持咒)、增慧(比如讀經)、利他,無形中自己與周遭人的安全感與愛自然會增強。如果每天再加上有快樂感的六個動作:自在感、節律性、升起/向上、分開、光照(實際或觀想)、跳躍(身或/與心,心懷踴躍),這個動作恰好與拜佛動作相呼應(有位七十歲的法師告訴我她每次拜佛都很快樂)。另外又從因果輪迴來了解,今世的不安全感或沒有愛、沒有慈悲的感受,也是來自過去生我們的造作使眾生有同樣如此的感覺;如果明白的當下甘心承受不適,並努力懺悔業障補償,相信日漸能感受「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隨時提醒自己要「善用其心」學習華嚴經淨行品的心行,如此我們就有機會在師父們利益眾生、了脫生死的言教身教下,此生終得成就。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