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流浪轉了一大圈以後,我開始思考,現在的醫療到底是真的為了「救死扶傷」嗎?或者不知不覺中已經將醫療變向的成為「謀取利益」的一種方式,只是以許多理由來粉飾人性對於「無知」與「未知」最深處的慾望與不安呢?!最終,使得醫療人員無法真正專心與聚焦在自己的本業上。
記得離開日本以後,某一年我還回去拜訪博士班指導教授,我們談了很多現今醫療的疾病與難病,雖然透過醫療手段可以「暫時緩解」疾病所帶來的不適,可是反覆進出醫療院所,拿著許多診間開立的藥方,坦白說許多患者自己都沒有頭緒,回到家裡之後,醫院開立的藥可能會亂吃,有家人同居照顧的稍微好一些,會幫忙監督患者服藥;家人在工作上忙碌的或者獨居老人們,三餐多數是無法被完善照料,請他們按時服藥何其辛苦困難呢!
這幾年,日本以及全世界各地的「非酒精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攀升,這些都是肝臟脂肪裡三酸甘油脂超過肝臟重量的5%,大多有肥胖症。
教授跟我說:為此,患者需要做基因體檢查,確認是否基因出了什麼問題才會罹患此病?
我回覆教授說:是嘴巴的基因出問題,基因與疾病是可逆性與可變性的,我們可以讓它變差,難道人體沒有自癒力讓身體回復健康嗎?
教授的反應很快,突然安靜一下,點點頭!
肥胖症的源頭無疑是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炸雞、牛排、豬排,奶茶等),過著生活作息混亂的生活,無法紓解的壓力,顧名思義就是「生活方式的疾病(Life style disease)」,最後透過手術來治療肥胖症、減少胃的內容量,那麼意義何在?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有個新興的醫學教育稱為lifestyle medicine (生活方式醫學)。如果,人們回到生活中不去改變飲食習慣,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沒有改變,會不會又回到相同的「果(疾病)」反覆輪迴,不斷的進出醫院,解決同樣的問題之餘,還要處理手術之後衍生的併發症與合併症。
此時,「基礎與衛生教育宣導如何正確飲食」極為重要。
這是我開始純素飲食之後,重新打破過去醫學教育的迷思,發覺原來醫學院教的許多知識並不是對的,社會與世界與時俱進,要打破原本認為對的,接受自己的所思所想原來是錯誤的,的確讓我非常辛苦,可是一旦放下身段,虛心檢討,漸漸的重整許多新的資訊,反而活出一條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以上,分享一些感受,沒有任何批判的意思,或許聽聽不同的觀點,也有另一種風景與新鮮感。
Food as medic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