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泡泡就是蛋白尿? 日常「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尿液
作者:讀者投書(台中舒民診所院長王舒民)
38歲的陳先生發現最近半年的尿液顏色都很深黃,而且有泡泡,因為父親5年前罹患尿毒症,一直洗腎至今,所以他很擔心自己的腎臟也出現問題。不過,尿液檢查的結果正常,並無蛋白尿現象,經過報告解釋,建議他多攝取水分後,尿液顏色轉為較淡黃,泡泡也變少了,他才鬆一口氣,掃除心中的擔憂。
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前兆,由於台灣洗腎人口眾多,民眾對於腎臟疾病相當謹慎,對「泡泡尿」也充滿警覺。
「尿液有泡泡要懷疑是蛋白尿」的觀念非常正確,因為蛋白質濃度高會導致尿中溶質多,使尿液出現泡泡的現象,但是許多情況下的「泡泡尿」並非疾病。
一般來說,尿液會因為最近的飲食、蛋白質多寡、喝水量多少或是服用藥物等因素,而產生顏色、泡泡及氣味不同的差異。喝水量少,尿液可能呈現深黃、味道重且泡泡多;如果飲水量增加後,這些狀況馬上改善,表示腎臟調節體液的功能正常,不需太過擔心。
有時正常的尿液會因為流速的關係而產生泡泡,這種泡泡大多在半小時內就會消失,只是我們通常在小便後,就直接從馬桶沖掉了,不會將尿液存放那麼久,所以不容易觀察到後續現象。
此外,有時因為站立姿勢過久、剛運動過後,或是泌尿道感染,產生生理性的蛋白尿,這種蛋白尿的量比較輕微,而且大多是暫時性的,日後追蹤也大多是正常的結果,所以不需太過緊張。
如果對「泡泡尿」有疑慮,與其提心吊膽地擔心健康狀況,不如盡快做尿液檢查,確認結果,省時又安心;如果真的有蛋白尿,也能盡早治療,不致於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