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保健(楊醫師)>「蛋」為何不能吃? /楊濟鴻 醫師

 「蛋」為何不能吃? /楊濟鴻 醫師

有些吃素的人,擔心只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食物,身體會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不會真正的健康,所以偶爾(有些甚至是經常)會攝取一些動物性食物,其中最常被攝取的就是「蛋」。

一般人的心目中大多覺得蛋是非常有營養的,而且認為純素者日常所攝取的蛋白質必然不夠,此時「蛋」就變成他們額外想補充蛋白質的最佳來源。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這可分三部份來說明:

就營養學的觀點來說:

(主要是指蛋黃與蛋白)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鈣、鐵、鈉、磷脂(主要是卵磷脂)、維生素AB1B2D及膽固醇和水分等。

蛋白質:蛋的蛋白質是動物性的,而動物性蛋白會酸化體質,危害人體健康 (影響各種新陳代謝及降低免疫功能),所以已被劃歸為「非優質蛋白」。相反的,許多五穀雜糧、各種豆類(包括其製品)及蔬菜都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見《吃出健康美麗》第20頁及 22),植物性蛋白不會酸化身體,是優質的蛋白,絕對可以供給一位全素者在人生每個階段裡足夠的蛋白質需要量。

脂肪:蛋的脂肪是動物性脂肪,屬於「飽和脂肪酸」,我們應該要攝取的是植物性的「不飽和脂肪」,像:藻類、堅果類。

磷脂:磷脂是一類含有磷元素的脂肪化合物,通常是卵磷脂(磷脂酰膽碱,簡稱PC)、腦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簡稱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簡稱PI)、磷脂酸(簡稱PA)、絲氨酸磷脂(簡稱PS)等的混合物,其中磷脂的主要來源是大豆磷脂和蛋黃磷脂。
大豆的磷脂含有卵磷脂(PC)、腦磷脂(PE)、肌醇磷脂(PI)、磷脂酸(PA)等;而蛋黃的磷脂只包含卵磷脂(PC)、腦磷脂(PE)。
其中以卵磷脂最為重要,它是神經遞質乙酰膽碱的重要來源,可以益智健腦,防治老年性痴呆,更是胎、嬰兒神經發育的必需品;它可以乳化、分解油脂,可增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清脂質,清除過氧化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減少脂肪在血管內壁的滯留時間,促進粥樣硬化斑的消散,防止由膽固醇引起的血管內膜損傷;還可以預防脂肪肝,促進肝細胞再生,亦可防止膽結石的形成;使皮膚細膩光滑;也可增強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這一部分當然也可以用各種豆類去取代蛋。

膽固醇:膽固醇是身體一個很重要的組成物質,它具有:
1)形成膽酸 :這是膽汁中幫助消化油脂所必需的。
2)構成細胞膜:缺乏膽固醇時,血球脆性增加,細胞也無法維持正常的 生理功能,容易引起細胞的破裂。
3)合成激素:如皮質醇、醛固酮、睪丸酮、雌二醇以及維生素D都屬於類固醇激素,其前體物質就是膽固醇。
現代人多半營養過剩,尤其膽固醇都過高,若膽固醇(主要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被氧化後,就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導致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等病變發生,而這些正是文明國家死亡率排前三名內的疾病。
膽固醇只有在動物性食物才有,蛋黃又是含量最高的其中之一,雖然人體內的膽固醇由進食而來的只佔20-25%,但是假如您是一個吃葷食者,甚至是營養過剩型的人,那蛋黃對您來說絕對是一個大負擔,您一定要忌吃。
植物性食物雖不含膽固醇,但因為人體內有75-80%的膽固醇是由身體(主要是肝臟)自行合成的,所以全素者體內並非都沒有膽固醇,或是會低到有危害身體健康的程度,請您不用過度擔心。而且,植物另含有植物固醇 ( phytosterols),具有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率,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也可抑制結腸癌的發生。

維生素A:植物性來源如胡蘿蔔素(Carotene),其中以胡蘿蔔、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水果等較多 (例如:花椰菜、菠菜、西瓜)

維生素D:植物性來源如麥角固醇 (Ergosterol),主要來源:菇類 (香菇、巴西蘑菇) 或酵母。而且當身體照射陽光後,這些天然麥角固醇可轉換成維生素D2,如此才能發揮作用。

維生素B1B2:見圖。


所以,從營養學的觀點來說,蛋並非人體絕對必須,它的營養成分不但人體可自然合成,植物性食物中也都富含,所以您不需要吃蛋來補充。

就過敏原的研究來說:

2007年由台北榮總、新光醫院、三軍總醫院、台中榮總、高雄榮總、花蓮慈濟等六大醫學中心共同研究後發現蝦、蟹、奶、蛋、花生為最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第一級食物。許多人長期無法治癒的症狀,不再食用過敏原食物之後都有好轉的情況。

就因緣果報來說:

(1) 若有交配而受精過的蛋,吃了牠,那當然是殺生了,這絕對是不能吃。

(2) 若是沒有受精過的蛋(即無「形」的),很多人會說:「它是沒有生命的,所以,理所當然它們就可以被吃掉,並不會造作惡業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格子籠雞蛋: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在20122月表示:台灣的蛋雞其飼養的方法99%都是採行俗稱「格子籠蛋雞」的飼養法,這種飼養方式是將24隻母雞關進一個僅比A4紙張大一點的籠子裡,吃喝拉撒都在這窄小的空間,母雞和母雞間往往互相踩踏、互啄羽毛,腳更是一輩子都無法觸碰到地面,處境悽慘。這些母雞被關在窄小的空間,終其一生淪為「產蛋機器」,養雞場宛如蛋雞的「血汗工廠」。而且,經由此種方式飼養的母雞往往代謝不良、骨質疏鬆,必須施打很多的藥物、抗生素、營養劑,如此生出來的雞蛋也是不健康的蛋,除了營養價值低落,恐怕還有藥物殘留的疑慮。
這種不健康的蛋又加上可憐母雞的瞋恨心,您想,這可以吃嗎?

()您斷了牠本來可以被生出的因緣:
除了格子籠飼養方式外,現在已逐漸在推廣室內放養的平飼(Barn)或是放牧(Free range)飼養法。業者認為,如此一來讓雞有更大的空間活動,設有高於地面的棲架,讓雞可以站在上面,還有可以讓雞洗沙浴的沙坑,讓雞可以更健康的生產雞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