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分享>五辛:法塵師父

 有蓮友詢問香菜(又稱胡荽)是不是五辛?經查證得知大蒜稱「葫荾(音:雖)」、「胡荾」(不是菱角的菱喔,不同字,也不是胡荽(香菜)的荽)。但《觀經天台疏》中提到在《大宋重修廣韻》中蒜亦作「胡荽」,所指的都是大蒜,可能是因此而有誤以香菜(胡荽)屬五辛的訛傳。

 
 
 
以下是經典中的資料
 
五辛(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雜語)又曰五葷。五種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網經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輕垢罪。」
 
楞嚴經八曰:「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此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天台戒疏下曰:「舊云:五辛謂蒜、蘭蔥、興渠、韭、薤,此文止蘭蔥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蒜是葫菱;茖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蔥蒺也。」
 
興渠為梵語辛膠之名。唐高僧傳,謂僧徒多迷興渠,或云蕓臺、胡荽,或云阿魏,唯淨土集中別行書出云五辛,此土唯有四,闕於興渠。興渠生于闐,根麤如細蔓菁而白,其臭如蒜。臺、荽非五辛,所食無罪。今他書猶多以芸臺、胡荽為葷,不知其誤。
 
 
一切經音義卷第五十八(十誦律第十三卷)
胡荾 (又作[卄/綏]、荾、荽、三形同,私佳反韻略云胡荾,香菜也,律文作綏非也)。
 
 
《梵網菩薩戒經疏注》-天台智者大師疏,門人灌頂錄,東掖白蓮沙門與咸(入疏箋經加註釋疏)第四食五辛戒
 
【疏】
舊云:五辛,謂[卄/秝]、蔥、興渠、韭、薤。此文止蘭蔥足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卄/秝]是胡荾(音雖),茖蔥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卄/秝],興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悉斷,經云五辛能葷,悉不食之。
 
【註】
五辛諸文互出不同,今備錄之。
經一大蒜(音筭),俗作[卄/秝],廣韻云:葷菜也,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荽亦作荾,此似二物,疏云:[卄/秝]是胡荾,似此同之。
 
二曰茖蔥,或作革字非,應作此茖字,音格,篇韻皆云:山蔥。
 
三曰慈蔥,或單云蔥。疏云慈蔥是蔥,篇韻葷菜。
 
四曰蘭蔥,疏云:蘭蔥是小[卄/秝]。石壁云是家蔥,經釋音云:慈蔥是家蔥,蘭蔥是小[卄/秝]。
 
五曰興渠,梵音訛轉,正應云形具。疏云蒠蒺,篇韻蒠,音息,蕪菁菜也。以興渠為蒠蒺,未詳所出。釋音引慈[敏/心]三藏傳云:五辛此土但四,即大[卄/秝]等,若興渠者于闐國有之,其根白、葉如蔓菁、臭如[卄/秝],榮鈔以為阿魏,藏疏或云[卄/考]荖,皆無所據,今據僧傳所引乃正。